释义:比喻贤才不用。
黄锺毁弃是一个成语,它的故事源于《老子》第六十三章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在古代一个国君如果治理得好国家,就会像烹饪小鱼一样小心仔细。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次祭祀,钟乐坏了,当时没有人能修好它。但是钟坏了却无法敲出那曲和谐的声音,百姓不能分辨这是曲乐的毁弃。春秋时期儒家人物季路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太庙的宰(主管祭祀的官),于是向孔子请教这个问题。孔子告诉季路,是“天之道”变化,鬼神本身是无意识的,而且没有伤人的意思,因为钟音变坏,只是声音失去原来和谐的曲调罢了。虽然古人有过祭器坏掉、音律失常的迷信解释,认为那是鬼神的故意捣乱,孔子指出,其实这是因为钟坏了以后就没有办法敲出和谐的曲调了,这并不表示鬼神有意把它抛弃了。鬼神并没有伤害人的能力,所以孔子认为鬼神不会故意伤害人。
黄锺毁弃这个成语比喻贤能的人不被重视或失去重视,而默默无闻地被抛弃或埋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迷信和流言蜚语,要相信科学和事实。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