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似有若无成语出自于《孔子游于鲁府题公山佛衔》,它比喻事物模糊,看不真切。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成语的故事。
从前,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山中砍柴时,发现一位白发苍髯的老人,穿着草鞋,进入山深处,孔子相信这个老人一定是一个高人隐士。子路向老人询问,老人慢慢地抬起头,他清癯的面容上有两只明亮深邃的眼睛,并显露出无比睿智的光芒。老人微微点头说:“在知识的海洋里,你只拥有其中的一滴水,知道的不多。”说完他不再言语,但依然拿起草鞋慢慢地离开了。
子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个老人必定是一个博古通今的隐士,他是看透了世间的功名利禄、是非曲直才退隐山林,对任何事物已达到了似有若无的境界。”子路点点头说:“先生之言很有道理。”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似有若无”这个词的含义——形容事物的形态、气味等若有若无,隐隐约约。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哲理:在知识、人生中应该多听取他人经验、见解,以豁然开朗、无所不包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此外,“似有若无”在描述哲学和人生方面具有极高的隐喻价值。无论是具体的人、事、物,还是抽象的真理、信仰、价值观念等,都可以通过这个词表达其若隐若现、深奥莫测的特征。它强调的是观察和理解的深度,而不是表面的现象。
这春梅也不瞧,接过来似有如无,掠在抽屉内。
◎《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
1、这春梅也不瞧,接过来似有如无,掠在抽屉内。 ◎《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