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白首同归,最早出自于汉朝的《辛氏三秦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东汉名士严遵以此典故发挥出了“天下同归而殊途”的人生哲理。他早年拜桓帝为师,得功名,并拥有众多的弟子,一度享有盛名。严遵中年弃官学道,游于蜀中。汉和帝永元中返回京城洛阳,在大街上头戴白帽扫街,结果成为京城的一大景观。后受策封赏还故里。老矣白首之时返回洛阳,仍和当年一样游于三辅之间。后来便用“白首同归”形容志行相合、意气相投的人老而还乡。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位老翁有两个儿子,长子喜好兵法,次子爱好诗书,两人志趣不同。后来长子离家出走,再无音讯;次子则在朝廷为官,衣锦还乡。两位老翁各自都有成就,不知不觉在村边相遇了。这时一位邻居也看见了这一幕,觉得真是“白首同归”的趣事。
这两个故事都强调了志同道合、有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人在年老时能够一起回到故乡,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这两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保持追求和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境界,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感事而作》诗
1、白首同归的朋友,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