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遇到不平的事主持正义
释义: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不平则鸣”这个成语来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当人的感情受到压抑或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时,就会发出鸣不平的声音。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白居易的诗人,在江边听到一位女子在自弹自唱琵琶,这让他深受感动。他通过与女子的交谈,了解到她是一位社会地位低下的卖唱女子,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以此为生。白居易认为她的遭遇是不公平的,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因此,“不平则鸣”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感情受到压抑时,会发出不满的声音。
“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1、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2、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3、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4、自古就有不平则鸣这句话,对不公的事,我就是要说两句!
5、不平则鸣,这是人之常情。小罗受了委屈,发几句牢骚,完全可以理解。
6、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7、圣上,臣听说,物不平则鸣,士有怨而发。
8、“物不平则鸣”织就了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
9、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10、不平则鸣诉近邻,声声激荡中华魂。
11、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2、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13、不过,言归正传,换位思考,物不平则鸣。
14、乱世春秋,又有多少英豪崛地而起!不平则鸣。
15、不过,言归正传,换位思考,物不平则鸣。
近义词: 鸣冤叫屈
反义词: 心平气和,忍气吞声,称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