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弃本逐末,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思是弃农去追求细枝末节,指不抓根本大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
这个成语的故事是:很久以前,有位农夫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弃”。弃长大后,他的父亲把土地分成几份让儿子耕种。弃勤勤恳恳地种地,但收成却总是不太好。一天,他来到路上遇到一个从城市来的人,那人问弃来这里做什么,弃便把土地不好收成的事情告诉了他。那人又问:“土地是不是全种上庄稼了?”弃说:“是的。”“那么为什么收成不好呢?”那人又问,“那是因为地里长满了杂草,你该拔去杂草,庄稼就不会那么难收了。”弃觉得那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到城里去找一位叫稷的人,让他来教自己怎样种庄稼。后来稷教弃把土地分成若干块方格地,种上各种作物,并且种地之前要耕翻土地、施肥等措施。弃照着稷的办法去做,果然每年庄稼都获得了好收成。农夫一家都非常高兴,村里的人们也都夸弃聪明能干。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作为成语“弃本逐末”的来源,用来比喻做事不抓根本或本源问题,而去追求细枝末节。现在多用于贬义。
近义词: 弃本求末
反义词: 弃末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