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言辞诙谐敏捷。
“口谐辞给” 典故最早出自于《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口辩辞给,应对无滞。”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口才好,言辞流利,反应敏捷。
在“口谐辞给”的故事中,淳于髡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幽默人物,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头脑灵活,口才好,言辞流利。他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君王提出建议,深受齐威王赏识。有一次,他连续三次为齐威王祝寿,言辞巧妙,幽默诙谐,使满堂宾客皆欢笑不停。齐威王非常高兴,便问淳于髡:“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亦醉。”齐威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淳于髡说:“如果喝一斗酒小醉,那么喝一石酒大醉。因为喝一斗时,您会问:‘先生能喝这么多吗?’我觉得自己不能喝这么多;而喝一石酒时,您却不问我,我觉得自己能喝这么多。” 这番话让齐威王大笑起来,同时也领悟到了淳于髡的机智和聪明。
这个故事说明了口才好、言辞流利的人在社交场合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能够用幽默、机智和风趣的语言化解尴尬局面,让人们感到轻松愉快。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