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恰好可以相辅相成。
适以相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后汉书·寇恂传》。
这个故事讲的是:
寇恂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协助刘秀开疆拓土,屡建战功。在刘秀还未发迹时,就与寇恂结下了深厚友谊。有一次,刘秀打了胜仗,正准备召集百官商议事情,恰巧在议事过程中,刘秀突然病倒,无法起床。当时刘秀最担心的就是接班人没有才能,继承不了大业。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前程似锦,于是就决定把寇恂从前方召回京城辅佐太子。
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在场文武大臣的议论。有的说寇恂有治国之才,有的说寇恂有辅佐太子之才。刘秀听了这些话,就决定把寇恂召回京城,让他辅佐太子处理朝政。这时有人站出来劝阻说:“主上龙体欠安,召寇都尉回来恐误大事。”寇恂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急匆匆赶回京城,跪在刘秀床前问道:“不知陛下龙体欠安到什么程度?”刘秀笑了笑说:“朕已病入膏肓,难以医治了。”
寇恂听后,顿时泪如泉涌。刘秀说:“爱卿不必悲伤,朕有意立你为后将军,你看如何?”寇恂听了,连忙谢恩道:“臣深感陛下大恩大德。”这时刘秀又说道:“朕命在旦夕,只恨太子无能,朝中无卿相助。朕有意封卿为司徒、封为侯爵。”寇恂叩头谢恩道:“臣愿为陛下尽忠效力。”
刘秀死后,太子即位称帝。寇恂被任命为司徒兼丞相,辅佐少帝处理朝政。他为官清廉、忠诚耿直、关心百姓疾苦、勤于政事、用人唯贤、善于治理朝政。由于他与少帝关系非同一般,因此朝中大臣都十分敬重他。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所以竭尽全力地辅佐少帝处理朝政大事。不久他辞官回乡而去。后人就用“适以相成”来比喻各人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适以相成”是一则成语故事。它形象地告诉人们,当官者必须时刻警醒自己为百姓谋福祉、理天下大事的职责使命和担当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负国家不负民。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适以相成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而不是互相拆台或互相指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和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负国家不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