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取得人民的信任。
**取信于民成语的故事出自《资治通鉴》卷二十四,讲述了李悝在楚国施惠于民,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取得了民心,使楚国强大起来**
[原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以亲往阅之。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豹笑曰:“先生何言陋也!吾欲令吏为尔富耳,何苦民之足病乎!”乃为发民得五去:一曰去“恶岁”,常言曰:“岁不登无以为家”,是民望时而忧也;“有家”者出外庐而耕,“无家”者罢家而去亡匿于金谷之泽。此去“恶岁”远矣!二曰去“盗”,良民守命于君者非盗也,吏因以执之,杀则连率、父兄之仇也。此去盗不轻矣!三曰去“仇”,有任力之臣,有蓄货之贾,皆吾之仇也。此去仇甚之!四曰去“枉”,吏不公者也,私家胜公家者也。此去枉甚之!五曰去“贫”,富在于君,君加惠赐予,吏行租赋,是富庶者也。吾医不识鬼神而变怪除焉,官属少而治务易矣。如此,则老弱有衣食,而壮者不游惰。请遂治邺,自以为大夫焉
取信于民的关键是要在政治上勤政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倘若不能造福一方,就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如果为政不勤、不廉,或贪污腐败,或作风粗暴,或管理混乱、横征暴敛等,都会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怨气。因此,只有勤政爱民、廉洁从政、关心群众疾苦等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只有赢得了民心,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经济发展。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近义词: 与人为善 童叟无欺 取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