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释义: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语焉不详是一个成语,它的故事源自《论语·述而》。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在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有学生问他关于“忠”和“孝”的问题。孔子详细地解释了这两个概念,但并没有详细地解释清楚。因为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可以记录孔子说的话,也没有互联网可以传播信息,所以没有学生能详细地记录孔子的解释。后来,学生们也没有再问过类似的问题,所以也没有机会再听到孔子的详细解释。因此,学生们只能从孔子的只言片语中理解“忠”和“孝”的意思,导致对这个概念的误解或不完全理解。语焉不详由此而来,指说的话不详细或者描述的不够具体明确,常常用来形容人对于某一概念、事件、物品等的描述不清楚。
绣春也是急性子,对锦儿语焉不详深致不满,主张秋月仍是进京,去问一问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阳《曹雪芹别传》
1、她匆匆忙忙走进屋内,急急地说了几句就走了,可语焉不详,谁都没有领会她的意图。
反义词: 不厌其详,细大不捐,彰明较著,纤悉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