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饔飧不给”这个成语来源于《送陕令公从军序》。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早饭和晚饭都没有着落,形容生活艰难。而这个成语的故事与唐朝诗人白居易有关。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因为得罪了权贵,一直被政敌视,因此他常常处处小心,避免再遭无妄之灾。白居易有一个好朋友,名叫陕郡丞穆质,两个人经常相互往来,交情甚好。
一年,北方少数民族骚扰边疆,朝廷决定派陕虢都防御巡边使浑释之率兵抵御。由于穆质资历较浅,没有被浑释之带上,而穆质对此感到十分遗憾。白居易深知穆质为人正直忠厚,又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于是写下此篇赠序以表安慰之情。
在序文中,白居易用“饔飧不给”来形容穆质的生活状况,意思是早饭和晚饭都吃不饱,形象地描绘了穆质当前生活的艰难。同时,白居易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穆质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因此,“饔飧不给”这个成语现在常常用来形容生活艰难、贫困潦倒的状态。
衰国之民,饔飧不给,裋褐不完。
◎清·谭嗣同《仁学》二四
1、衰国之民,饔飧不给,裋褐不完。 ◎清·谭嗣同《仁学》二四
近义词: 饔飧不济 饔飧不继 饔飧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