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的样子
释义: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不伏烧埋”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一个古代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刘七的人,因为与人争斗失手伤人,被判了死罪,送到了刑场被处决。他的母亲和妻子十分伤心,但并没有放弃,决定去向官员们求情。她们四处奔波,希望能找寻一个可以救刘七的办法。
后来,她们听说有一个叫王三的人有神通,能预测未来,于是决定去求他。经过一番努力,她们终于找到了王三,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王三听后,表示愿意帮忙,于是他告诉刘七的母亲和妻子:“你们明天去刑场,将刘七的头发散开,看他是否会感到疼痛。”
第二天,刘七的母亲和妻子按照王三的要求去刑场。当刽子手行刑时,刘七的头发突然自己散开,并开始飞舞起来。这时,王三大声喊道:“不伏烧埋!”意思就是“他不应该被烧死或埋葬”。
官员们看到这一幕都十分惊讶,于是他们决定重新审理此案。最终,刘七被无罪释放。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不伏烧埋”也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反。
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不伏烧埋。
◎《元曲选·争报恩》二
1、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不伏烧埋。 ◎《元曲选·争报恩》二
近义词: 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