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樵苏不爨,读音为:[qiáo sū bù chuǎn]。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樵苏不爨,以夕继昼。”
故事说的是:东汉初年,王莽篡汉时,把天下弄得一团糟。颍川(今河南禹县)有个叫王符的读书人,为了生活,常上山砍柴割草,换点粮食。他看到天下大乱,百姓贫困不堪,就写了一篇《潜夫论》来讽刺时政。文章分析了当时政治上的种种弊端,社会上许多不合理现象。因为王符生活清苦,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享受什么山珍海味,所以这篇文章中常用“樵苏”代指吃饭。意思是说:为了生活,有时得去山上砍柴,有时要割草;砍柴的时候,因为忙着寻找柴草,没空烧火做饭。就这样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十分清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到相关书籍获取更过信息。
近义词: 樵苏失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