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巧立名目,最早出自于清朝的袁枚《新齐谐初稿》:“如缺典库,他处或可购求,惟妾尚少有子女之费,令外人善商量巧立名目。”指随意生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是离不开这个成语,往往就是有人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巧立各种“名目”,打着各种“创新”的旗号,让一些人甘愿被忽悠,掏空口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商人,他为了给自己的女儿筹集嫁妆,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名目”来骗取他人的钱财。这些“名目”包括买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如假古董、假字画等,并以此骗取他人的钱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巧立名目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以免被骗取钱财。
总之,巧立名目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以免被骗取钱财。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诚信和道德,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随意生出一些不正当的名目来欺骗他人。
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1、一切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
2、反动统治阶级巧立名目,在治水、导淮等等幌子下横征暴敛,中饱私囊。
3、对一些巧立名目的乱收费,政府应该坚决制止。
4、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骨吸髓。
5、旧社会衙门里的贪官污吏就会巧立名目,勒索百姓!
6、贪官污吏往往巧立名目,拼命搜刮人民的钱财。
7、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诈勒索。
8、这个县巧立名目乱收费,老百姓极为不满。
9、年终到了,要防止一些单位巧立名目,滥发钱物。
10、只有以上费用,如果还有其他巧立名目的费用,那一定是骗钱了。
11、第二句说有些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巧立名目来捞钱。
12、另一种则是别人生病,他们巧立名目收费,而不过是用传统方法治病。
13、所以很多仿品,巧立名目,比如为庆祝香港回归所做,为厂庆所做等等。
14、一下子又成了政府的官差,于是又借机巧立名目向乡亲派捐派税派款。
15、巧立名目打掩护,一些官员“藏着掖着”牟利。
16、也就是说,各级政府机关,除了必要的规费以外,不允许巧立名目,向人民群众收费。
17、学车时被教练恶语相向还得赔笑脸,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
18、切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
近义词: 弄虚作假 不择手段 欺上瞒下
反义词: 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