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释义:形容见识卓越。
食辨劳薪,读音:shí biàn láo xīn
释义:食辨劳薪是指食了薪草的破车,仍能辨明好恶。比喻自己经过一番辛苦,对事物的鉴别力更强了。
以下是一些食辨劳薪成语故事的相关信息: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因劝谏吴王疏远忠臣,激怒吴王而遭杀害,他跳江自杀没有死,浮水到了岸边,好几天才恢复了元气。当时有一个卖点心老头见他可怜就将他收留回家养病,子胥在那家养好了伤元气恢复后又匆匆忙忙离开了,但他却从心里惦念着老人一家。一年后他带随从经过那个城镇时,马上给那位老人送去了十倍于以前吃的糕点礼金,而且一路上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有一套完整的礼品奉赠当地乡亲。就这样伍子胥边行边礼遇并善待了各处的乡亲父老,这时他又拿出几钱买来的活鹅让路人到那个城镇里的野草地放养,以示感激和答谢老人一年前的恩情。在得知他还要路过当年老人的住处时便告别说:“为了感谢您的厚爱盛情和热情款待,我赠您几金粟和一本治国兴邦的宝书《周书阴符计》。”说完便走了。不久老人就梦见伍子胥骑着白马而去,于是老人便把梦境告诉了乡亲们。大家便说:“这是伍子胥赠金赠书报恩的征兆。”于是大家便纷纷捐款买上好木材请木匠打了一口大棺材,并四处寻访名匠把棺材漆成白色要葬在有白马的地方。由于众人抬着棺材寻找合适葬地走遍了乡间村落的大路小路和山野路,他们最终把这件事告诉了当地官府。那时的县官十分通情达理并没有多加阻拦而予以批准和大力支持,并且动员自己的子女也来帮忙挖穴。一时间在城镇乡村形成了热心公益人人争先的捐棺葬贤之风。由于大家自觉自愿地为伍子胥的棺木捐款献料并加班加点地紧张劳作着,在那个春秋时期的小国吴国境内一时传为佳话。很快棺木打好了并被埋在了那块梦境中的风水宝地。当时有个青年从外地回家探亲路过那里正好遇上这喜丧盛事便上前打听得知是伍子胥的棺木后便跪拜在棺木前痛哭流涕地哀求道:“伍子胥呀伍子胥!我与你一样也是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漂泊沦落他乡之人,我与你一样也是含冤负屈之身啊!你死了还能得到人们的怀念和祭祀,而我活着却无以为荣更无脸见江东父老啊!”说完便拔出佩剑自杀了。后来伍子胥的孝名感天动地感动了上天,在一天夜里人们看见有车马从天而降停在了墓地的上空。车马发出奇异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墓地并传出悠扬动听的乐曲声和欢快的唱歌声:“食辨劳薪兮可以休焉!功成名遂身退兮信造化之陶钧。”不久车马便升上天空渐渐远去消失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就把那块墓地称为“食辨祠”墓地前立有石碑墓志铭上刻着“夫差用上大夫伍员葬于此”的字样。由于伍子胥一生历经磨难又胸怀韬略足智多谋且文武双全功勋卓著而流芳百世。他死后的尸身虽然腐朽了但他的精神不朽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