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释义: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国尔忘家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范献为文公封疆大臣,为了保卫国家,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地处理国事。在他刚刚处理完一件紧急事务返回都城的时候,晋文公却死了。按常规,凡当立者生,此时凡在的都应该回家奔丧,并继承君位。但晋国的一些权贵因平时对范献怀恨在心,认为他是君位的争夺者,怕他继承君位,于是纷纷劝阻。他们不顾公卿之尊,前往止让,口气一次比一次强硬。但他们无论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在忠于职守与骨肉亲情发生冲突时,范献毫不含糊,他说:“亡国之臣事君,不忠;社稷之臣事君,尽节。且人臣各为其主效劳,怎么说是国疑事君呢?”接着又提出了辞职。经此拒绝和请求辞职以后,忠于职守、为国忘家的声音终归减弱下去了。这就是“国尔忘家”典故的来历。后人由此总结出了成语“国尔忘家”以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个人而言应以国家的利益为先,而以家庭的利益为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鲁迅《两地书》九
1、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鲁迅《两地书》九
近义词: 为国捐躯 公而忘私 慷慨就义 公尔忘私
反义词: 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