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同“鸡犬不宁”。
鸡犬不安,比喻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这是一个成语,起源于《战国策》。
当时,秦始皇东巡在薛县(今山东滕县南)大修陵庙,前后有数万人在工地干活,征调十万名刑徒运石铺路。百姓不能安居生产,对秦始皇十分不满。就在这时,从雍地来的一只狗身上生疮流脓而死的传说引起了百姓的恐慌,一时间,“大秦掘始皇帝墓边及三王墓上,狼粪火所熏种树,故犬逐不得食”。因为犬嗅着墓上特殊的气味找不到食物吃,十分的焦躁不安,而在野的鸡也被狗吓得到处乱飞乱撞。狗为什么到处追逐犬和鸡?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味道是一种“大祥”或“福气”。这里还有一条村名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派生出来的,“祥瑞沟”是清代山东地区形成的一种俚语词汇,多见于地名、村名。由此可以说明百姓当时因生活贫困、对官府和皇帝十分反感的心态。鸡犬不安由此故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