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踵武相接”这则成语的典故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条》:“冬,齐侯使仲孙湫聘于晋,以观晋之政。假道于卫,以告二子,曰:‘孙子必毁晋国。自文以来,世有盟誓,鬼神欲其著明而莫为辅也。盟着而欲绝之,其可乎?且其祸乱若是其甚也,神弗福也,必亡晋国。’……余既定且安焉,今又曰:‘晋将死矣!’岂不绎哉?既不没矣,又何毁焉?奉蛇而弃之,亦已焉哉!”
这个故事中提到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叔孙于(一说为仲孙侨如)准备采用预言即将灭亡的坏言论。大夫仲孙湫告诫他说:古往今来不断进行盟誓(因为诚实而着明)。其中祸乱却非常厉害的神,一定不能给他福。肯定也会导致晋国的灭亡。由此可见,各代人君在决策重大问题时,一定要听取忠良之臣的劝告。
后来,“踵武相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前脚后脚地相继着地。这个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例如:“当时文人踵武相接,竞相传写。”(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文人前赴后继地相继出现,互相竞争地传写。
总之,“踵武相接”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用来形容人们前赴后继、不断涌现的现象。